春節是闔傢團圓的日子,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也會回到父母身邊,共度佳節。此時子女一定要留心一些細節,可仔細觀察父母身體有無異常變化,以便及早進行矯治。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傢洪昭光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老年疾病,早發現,早治療,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瞇眼看東西。很多老人都有花眼的現象,但不少人都不太在意,也想不起來該去配眼鏡,這對視力損傷很大。兒女回傢後,如果看見爸媽看東西時老瞇著眼睛,或者表現出費勁的樣子,說明老人已出現視物模糊等現象,應及時到醫院驗光查看。

  說話聲音變大。不少老人會出現聽力水平下降,但自己卻渾然不知。兒女如果發現老人說話聲音比原來大瞭很多,有些話可能用吼的,或者老人經常發脾氣,誤會對方的意思,就可能是聽力下降瞭。此時可到醫院檢查純音測聽,必要時應戴助聽器。

  做菜很咸或很淡。陳小姐傢是四川的,80多歲的奶奶每年都給她寄自傢做的香腸,但今年陳小姐發現,奶奶寄來的香腸味道很咸,難以下口。她立刻給奶奶寄去一個限鹽勺,因為這很可能是奶奶味覺退化的表現。隨著年紀的增長,味蕾會變得較小,甚至萎縮,再加上味覺神經退化,會影響對味道的敏銳度。給老人買個限鹽勺,能幫助他們掌握咸淡。

  碗小瞭吃少瞭。老人由於牙齒不健全、味蕾萎縮、唾液分泌減少以及咀嚼力減弱等原因,食欲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嚴重影響進食,應檢查一下有無牙齒或消化道疾病,還可適當吃些開胃健脾的食物。

  不愛說話。如原本樂觀開朗的老人變得不愛說話、呆滯、失眠,不願吃飯,無緣無故發脾氣等,應及時檢查是否出現抑鬱癥。出現此類情況,應與老人加強情感交流,多給他們關愛。如確定有中度以上的抑鬱癥,應服藥治療。

  失憶、反應遲鈍。如果老人出現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不認識人,幻聽幻覺等現象,就有可能是患上瞭老年癡呆癥。此時應盡快到神經內科進行檢查治療。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馬長生教授也提醒說,節日老人熱量和膽固醇攝入過多,血脂會升高,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節日菜譜一定要清淡為宜,輔以新鮮水果。(崔培如)


Orignal From: 回傢留心父母的“小異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