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必需的無機鹽(礦物質)有20多種。其中碳、氫、氧、氮占95%;另有7種包括鈣、磷、鎂、鉀、鈉、氯、硫,人體每日需要量在lOOmg以上,稱為常量元素;有8種各占人體總重量的十萬分之一以下的必需微量元素:碘、鋅、鐵、硒、銅、鉬、鉻、鈷。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極微小,但具有強大的生物學作用,它們參與酶、激素、維生素和核酸的代謝過程,包括協助輸送常量元素,如含鐵的血紅蛋白運輸氧氣等;作為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在激素和維生素中起獨特作用,如甲狀腺激素中的碘和維生素B12中的鈷等。



  部分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功能與需求



  (1)鈣。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具有維持神經和肌肉興奮性、參與血液凝固過程及激活多種酶的功能。嬰幼兒鈣缺乏可以引發手足搐溺癥和佝僂病。6個月以內的母乳喂養兒及配方奶喂養兒不用額外補充鈣。鮮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養的孩子及6個月以後的嬰兒需從出生後第3周開始補充鈣劑。過量補鈣會抑制腸道對鋅、鐵、銅等元素的吸收,如果同時攝取過多維生素D,將使肝、腎等重要的生命器官“鈣化”。



  (2)鐵。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必需成分,是肌紅蛋白和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參與氧的運輸、能量合成和免疫機制。鐵缺乏可出現缺鐵性貧血、註意力不集中、生長發育遲緩、智力減退、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6個月內母乳喂養兒可獲得適量的、能完好吸收的鐵,不需另外補充,6個月後開始應給孩子喂養含強化鐵的配方奶或米粉。人工喂養兒從出生起應采用含鐵豐富的配方奶喂養,6個月添加輔食時應每天給孩子一定量的含鐵較高的食物,如蛋黃、肝泥、動物血、瘦肉和豆制品以及綠色蔬菜。動物性食品中的鐵較易吸收,吸收率可達20%,植物性食品因含植物酸而影響鐵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左右。膳食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能提高鐵的吸收率。需註意含鐵食物及飲料中鐵的總量不應超過每日最高耐受量,見表5。預防性補鐵以食補為好,不主張用鐵劑。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患血液疾病兒應在醫生指導下在6個月內補充鐵劑。



  (3)鋅。鋅是多種金屬酶的組成成分和活化劑,參與生長發育、組織再生及免疫過程,對味覺和口腔上皮細胞的功能起重要作用。鋅缺乏時將引起生長發育遲緩、矮小、食欲減退、異食癖、反復感染、輕度貧血等。海產品如貝殼類、動物肝臟、紅肉等含鋅量較高,幹果、谷類也含一定量的鋅。預防嬰兒鋅缺乏應以食補為宜。



 




Orignal From: 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