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慢性病,比如痛風、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等,除瞭藥物治療,飲食也是有很多科學和方法的,吃飯前都要做些“功課”。均衡營養,食物多樣化,是健康飲食的基礎。

  低嘌呤飲食對痛風患者很重要。嘌呤(purine)是核蛋白代謝的中間產物,是尿酸的來源。

  而尿酸是人體嘌呤及核酸代謝的最終產物。人體尿酸過高就會引起痛風,一般在男性身上發病,是一種與遺傳有關的嘌呤代謝障礙。低嘌呤飲食是指要減少嘌呤的合成。

  “痛風患者的飲食不是普通的飲食,要定位在低嘌呤飲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師王紅解釋,低嘌呤飲食就是限制從外界含有高嘌呤飲食中攝取嘌呤,減少尿酸的來源,增加尿酸的排出,減少急性發作頻率和程度,來防止並發癥的產生。

  “控制低嘌呤飲食並不是吃螃蟹之後再吃降尿酸藥這麼簡單的事。”王紅說。

  據介紹,人體尿酸有兩個來源,外源性尿酸從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轉化而來,占體內尿酸的20%,內源性尿酸由體內氨基酸、核苷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謝而來,占體內總尿酸的80%。

  “飲食中20%也很關鍵,痛風發作後,如果攝入嘌呤過多,那麼病情就會更加嚴重。”王紅表示,“嘌呤在體內是一個動態的平衡,產得多排得也多,但是痛風患者發病時,尿酸排出有困難或者生成過多,此時連少量嘌呤都不能攝入。”

  據瞭解,正常人嘌呤攝入量每天可多達600~1000毫克,而痛風患者在關節炎發作時每日不宜超過100~150毫克。

  王紅說,根據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我們可將食物分為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於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和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三類。低嘌呤食物可放心食用,中等嘌呤食物宜限量食用,而高嘌呤食物應禁用。

  “痛風急性期隻能吃第一類低嘌呤食物。”王紅強調。

  在第一類低嘌呤食物中,奶類和雞蛋的嘌呤含量是比較低的,“如果不存在膽固醇的問題,一天吃一個雞蛋食用是沒有問題的。雞蛋是痛風病人攝入優質蛋白非常好的選擇,可以放心服用”。王紅表示,海參屬於海產品,但其嘌呤含量比較少,而它的蛋白質含量高,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註意,沒有腎臟疾病的人可以一星期吃一次。

  蔬菜含嘌呤非常低,但有的偏高,比如香菜的嘌呤含量高,但屬於配菜,量不多是可以吃的。又如菜花的嘌呤比較高,100克含有25毫克,不要吃多。而雪裡紅嘌呤含量高,並且多是醃菜,鹽分高,食用應註意。

  水果可以隨意吃,但是水果含有果糖、葡萄糖,一個人每天吃半斤就可以瞭,不要吃多。多吃生菜及水果,果汁是最佳選擇。

  有一些水果對痛風病人可能是有好處的,比如香蕉、黑棗、木瓜等。美國研究發現,櫻桃對痛風的治療有輔助作用。櫻桃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維生素E等,均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劑,它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尿酸的排泄。能降低發炎的幾率,吃20粒櫻桃比吃阿司斯匹林更有效。一般痛風或關節炎病人,食用櫻桃幾天之內能起到消腫、減輕疼痛的作用。

  通常堿性食物所含嘌呤比較低,如芥菜、花菜、海帶、白菜、蘿卜、番茄、黃瓜、茄子、洋蔥、土豆、竹筍、桃、杏、梨、香蕉、蘋果等,應多吃。

  此外,瓜子嘌呤低,但是脂肪含量特別高,不太適合痛風病人吃。同樣花生也是如此,20克花生米含有10ml的油,產生90千卡的熱量。所以,不建議吃太多的堅果。

  王紅表示,即便是嘌呤含量低的食物,也要註意糖、油脂、蛋白質的含量,針對自己的病情和並發癥情況,合理地選擇食物。

  所有的豆類都屬於第二類食物,即中等嘌呤食物,像綠豆、紅豆、黑豆、菜豆等,豆腐含量並不是特別高,痛風患者在非發作期的時候可以吃一點點。豬肉、羊肉、雞肉的嘌呤含量不同,雞肉的含量最高(140mg/100g),豬肉次之(133mg/100g),羊肉略微高,牛肉偏低。

  第三類是海鮮、動物的肉和內臟等,所含有的嘌呤量都比較高,吃火鍋時湯表面白色的沫沫就含有很多嘌呤,啤酒、酸奶代謝的產物抑制尿酸排泄,尿酸高的患者,應適量多飲水,盡量不喝啤酒和酸奶。

  另外,王紅介紹,尿酸的排出有兩個途徑,30%從腸道排出,70%是腎臟排出。慢性腎病患者的腎功能較差,不能及時將尿酸排出體外。因此,高尿酸是腎臟病患者常見的問題。為減少腎臟負擔,該病患者與高尿酸血癥患者一樣,也應采用限制嘌呤。此外,還須合理控制能量攝入和自身體重,適量增加水的攝入和禁酒。(牟一)

  《中國科學報》 (2013-03-22 第18版 健康養生)


Orignal From: 痛風患者的“低嘌呤食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