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起床時會把鬧鐘定得很早,被叫醒後再抓緊睡個回籠覺。但近日美國《預防》雜志指出,鬧鐘響過幾次後才起床的人,醒來後反而更不清醒。
鬧鐘反復響會打亂正常睡眠周期。“如果人們是自然醒來,距起床還有一段時間,是可以補回籠覺的,但刻意通過鬧鐘提早叫醒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睡眠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必要刻意打斷。”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詹淑琴說。
詹淑琴解釋,鬧鐘響時人體可能處於深睡眠時期,此時大腦比較疲勞,醒來後不太清醒。鬧鐘響過幾次後起床,容易導致睡眠質量不好,而且再次入睡不一定能完成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如此反復,人體並未完成正常的睡眠周期,完全有導致起床後不清醒的可能。
三個“1分鐘”有利於從睡眠狀態中恢復。詹淑琴指出,三個“一分鐘”,即人醒來後在床上躺一分鐘,起床之後在床頭靠一分鐘,起床後雙腿下垂一分鐘,這是迅速從睡眠中清醒比較好的做法。
醒來之後等一分鐘,這段時間可以使人體及大腦皮層逐步清醒,使人體在起床後處於覺醒狀態。如果大腦皮層清醒,但人體尚未清醒,身體有可能會發軟。
另外,起床後,由於人體血壓尚未調節好,可能會因供血不足而暈倒。人體的反應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在人體未充分覺醒時,身體的保護性反應比較差,血供應不足,大腦可能處於短暫的缺血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未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就起床大小便而發生暈倒的情況的原因。人在睡眠時,呼吸、血壓、脈搏等都處於比較低的狀態,體溫也會比正常情況下低1~2攝氏度,人體代謝也偏低,這一分鐘可以為人體逐漸恢復正常狀態提供時間。
人體從睡眠時的躺著到坐著,再到起床後的站立,尚未完全從睡眠狀態中轉換時,雙腿下垂一會兒,或手腳活動一下等,有利於機體的全面清醒,避免一些突發事件。
Orignal From: 鬧鐘叫醒後別睡回籠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