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將至,粽葉飄香,人們開始采購各種口味的粽子。那麼,如何才能選購到健康又美味的粽子呢?怎麼吃粽子不長胖?




買粽子莫“貪色”


關鍵詞:粽子、粽葉、化工原料

  買粽子最好不要太“貪色”,自然風幹的粽葉呈暗黃色,而看似色澤鮮綠、表面光鮮的粽子,極有可能是廠傢加入對人體有害的化工原料所浸泡過的粽葉。



  綠衣粽子很多使用的是‘返青粽葉’,對人體健康有害。正常的粽葉在制作過程中,經過高溫蒸煮,呈深綠偏灰黑色或是黃灰色,而不會呈現青綠色。一些不法商傢為瞭使粽子外觀色澤鮮艷,使用工業化工原料將粽子回染制成鮮綠色,人體過量或長期攝入會引起中毒。




四招快速識別“綠衣”粽


關鍵詞:外觀、味道、掉色

  1.看:看外觀。“返青粽葉”色澤青綠,而正常粽葉在制作過程中經過高溫蒸煮,顏色發暗發黃;



  2.聞:聞味道。“返青粽葉”包的粽子煮後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硫黃味;



  3.煮:辨煮水。“返青粽葉”煮後水變綠,正常粽葉煮後水呈淡黃色。



  4.擦:拿棉簽或白色濕毛巾擦,如果擦完粽葉表面會掉色,一般是染過的,天然的綠色不會掉色。



  同時要做到五小心:



  一要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別買變質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質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超市的正規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對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




粽子保質期藏玄機


關鍵詞:保質期、工藝、包裝

  工藝不同保質期不同



  粽子保質期主要與生產工藝及保存環境有關,與添加劑關聯不大。沒經過任何處理的粽子,在0-5攝氏度的溫度下,保質期能達3-5天;還有一種粽子,經高溫殺菌後,再進行真空包裝,常溫下隻要不經過太陽照射,保質期能達12個月;另一種是速凍粽子,在攝氏零下18度的冷溫下,保質期可維持3-6個月。



  粽子一般在特別的保存條件下,6個月內的保質期內能保鮮,一年或18個月的保質期的,雖能保質,但不能保鮮瞭。



  溫馨提示:盡量不要購買保質期超過6個月的粽子。




健康吃“粽”小竅門


關鍵詞:加熱、糯米、消化

  1.無論是粽子還是包子、艾葉粑,都屬於容易讓人產生油膩飽脹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輔以大魚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或水果沙拉。



  2.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後才能吃。



  3.因體質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燒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



  4.有膽結石、膽囊炎或胰腺炎者,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蛋白含量過高的粽子。



  5.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多吃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於健康。



  6.一天可以吃幾個粽子?其實並沒有明文規定,醫學教材上也不會有如此這般指導,畢竟粽子“內容”五花八門、個頭大小不一,人和人的體質也千差萬別。但為瞭健康,一天最好別吃超過三個正常個頭的粽子,尤其是肉粽或含豬油的粽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是老人和孩子,還得在此基礎上再酌情減量。



  7.不少人在吃完飯後把粽子當甜點吃,這種做法是絕對錯誤的。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請不要給它輔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難消化,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當於一碗米飯。如果吃瞭米飯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請別去碰米飯、面或饅頭。



  8.吃粽子不能配冷飲,否則容易讓糯米凝固,不易消化。



  9.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黃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選清爽的小棗粽子,不宜配太油膩的菜。對於容易上火的人來說,不宜配促進身體發熱的牛羊肉類、油炸食品和過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膩的魚類最宜。



  10.吃粽子不可空腹,也不可在臨睡前把粽子當夜宵。



  11.咸蛋富含脂肪、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但孕婦不宜多吃,因為每隻咸蛋含有鹽10克以上,吃多瞭極易造成孕婦水腫。



  12.在粽子裡添加小棗、花生、蓮子、山藥等配料,更有補益作用;添加紅豆、綠豆、豆沙等配料,則能清熱解毒,並增加蛋白質含量;制作肉粽、蛋粽,則可以提高蛋白質和脂肪,增加鐵的含量。




怎麼吃粽子不發胖


關鍵詞:消化、熱量、喝茶

  1.包粽子時,最好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素材,調味少一點,或盡量以後腿肉或蒟蒻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黃,加入紅蘿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纖維質,或將糯米混加“五谷米”,增加粽子的纖維;另制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



  2.吃粽子搭配白蘿卜。白蘿卜具有清爽理氣利濕的作用,吃粽子的時候搭配食用,可以促進消化。



  3.吃粽子時可同時喝茶,有助消化。超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可配薄荷茶或綠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清熱去膩;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可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



  4.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取代,就做到瞭少油、低熱量。這樣吃起來既健康又不用擔心長胖,可謂是一舉兩得。



  5.制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裸粽熱量較一般粽子少,每個熱量約含210至250 大卡;堿粽也因體積小,相對熱量較小,熱量在未沾糖前約為100至120卡,沾糖後則含120至150大卡;“豆沙粽”每個熱量約含500至600卡,在粽子王國中,它的熱量可以數一數二,因除瞭砂糖或蔗糖含量較高外,豆沙粽多以豬油炒過,所以熱量增加很多。




四類人不宜吃粽子


關鍵詞:老人、胃病、兒童

  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 化不良,並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 粽子蒸或煮熟後,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進食後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瞭會加重胃腸負擔,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瞭,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盡量選擇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時要細嚼慢咽,便於消化。



  3.胃病、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過於油膩的粽子,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脹氣,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責任編輯:薛姚)



  參考



  吃粽飲茶助消化。人民網.2013-06-06.



  如何鑒別“返青粽葉”?齊魯晚報.2013-06-03.




Orignal From: 飲食男女NO11:端午慎買綠衣粽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