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如何保護頸椎



  首先,要調節好坐椅。因為坐椅調節不當,就會使頸椎處於不良姿勢。比如說,有些人喜歡將坐椅調得很高,這就容易使自己的頸椎處於前探的狀態。頸椎前探姿勢可增加頸椎的負荷,也容易累積造成頸椎的損傷。



  坐椅怎麼調?怎麼坐呢?駕駛座位的靠背向後傾斜約110度,臀部盡量靠後坐,後背完全靠在靠背上。同時,駕駛座位和方向盤的間隔距離不要太大。



  開車時一定要註意頸椎的姿勢,避免因長時間一個姿勢而引發頸椎損傷,最好每開車1小時就停下來,走出駕駛室,在外面稍活動一下頸部,或靠在座位上放松放松;也可雙手十指交叉抱後頸向前用力,頭部向後用力,以鍛煉頸部肌肉,增加肌肉和韌帶的外平衡穩定性。



  我們在開車時要處理好起步、剎車等問題。很多人在開車時突然加速或減速,由於慣性,會使自己的頸椎發生與加速或減速方向相反的甩動。這種前後方向的如同甩鞭式的被動動作,最容易造成頸椎椎間關節錯位,尤其容易造成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



  坐車時如何保護頸椎



  這裡我要提醒那些經常坐車的人,無論是公交車,還是私傢車,有一個問題都要特別註意,就是坐車時一定要靠緊椅背, 不要分神,不要睡覺。因為車子突然加速或減速時,最容易使頸椎出現甩鞭式的動作。



  當然,很多突發的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其中,追尾事故是造成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的最大元兇。在追尾事故中,人體在靠背或座椅的帶動下突然向前或者向後時,頭部通常無法跟上身體的運動節拍。這種身體和頭部不協調的運動,最終都會施壓到頸椎,從而導致頸椎損傷。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位資深的女記者,有一次坐車,被後邊的車追尾瞭。她的脖子做瞭一個甩鞭式的動作,當時脖子就不能動瞭,頭也特別暈。傢人帶她到醫院檢查也沒查出什麼。醫院建議她帶個脖套,回去吃點藥先養著。3天之後,這個女記者感覺受不瞭,脖子疼得不行,頭也一直是暈的,才找到我們這裡。我們給她拍瞭片,結果發現車禍導致瞭她的枕寰關節錯位、寰樞關節半脫位,我們及時為她進行瞭治療,兩三分鐘後,她當時就感覺輕松瞭,頭也不暈瞭,脖子也好多瞭。



  有人可能說:“老師,你說得太神奇瞭吧,這麼簡單幾下就治好瞭?”這其實沒有什麼神奇的,隻要拍X光片準確診斷出是哪個頸椎的椎間關節錯位瞭,把它正過來,癥狀自然就好瞭。就好像是我們的胳膊脫臼瞭把它復位一樣,隻不過椎間關節錯位要復雜一些,需要多次治療才能痊愈和鞏固。



  話說回來,我們平時坐車時如何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呢?我們要防止追尾撞擊事故中的頸椎傷害,關鍵在於發生撞擊事故時讓乘車者的頭部和上身一起和諧地運動。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乘車過程中盡量保持整個身體(包括頭部)與座椅的充分接觸,且不要睡覺,不要分神。如果一旦發生車禍或碰撞,在感覺自己的頸椎或腰椎受到瞭沖擊的情況下,一定不要隨便處理。我們的脊椎中有很多神經,在不當的搬動中受傷的話,很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傷害,甚至有癱瘓的可能。



  摘自《你的脊椎還好嗎》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Orignal From: 開車時如何保護頸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