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是立夏,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進入夏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大長,故名立夏也。”
5月5日為立夏,從此拉開瞭炎炎夏日的序幕。夏天裡,被嘮叨得最多的一句話莫過於“心靜自然涼”。的確,要想健康度夏,重點就在於“養心”。
立夏養生重養心
《黃帝內經》中指出:“夏之月,此謂蕃秀,天地氣多,萬物華實。”入夏以後,眼看著一天天熱瞭起來,路邊的樹木也都枝繁葉茂,投下一片片濃蔭。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陽光最為猛烈的夏日,人的心陽也最為旺盛,需要我們想方設法,為心陽遮起一片“濃蔭”,保持“心靜”。
要做到心靜其實有一定難度,一些心態平和的人,一到夏天卻性情急躁,常為小事發大脾氣。這是因為悶熱的天氣容易使人心火過旺,讓人煩躁不安。中醫有“心主神明”的說法,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由心來主管的。心火一旺,就容易精神亢奮,心煩易怒,故而夏日養生重在養心。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夏季時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時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含氧量降低,人體散熱時會使血液集中在體表。這樣一來,心臟的血液供應就會減少,容易引發心肌缺血等不良反應。所以,在夏季需格外重視保養心臟。
養心宜“增酸減苦”
總的來說,立夏時節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以便補腎助肝、調養胃氣。中醫認為“心主夏,心若緩,急食酸以收之”,夏天應多吃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紅柿、橙子等。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滋養肝臟的作用,常吃還可以降血壓、軟化血管、保護心臟。少吃苦味食物並不代表任何苦味食物都不能吃,例如苦瓜、蓮子等食物有清心火的作用,很適合在夏季食用。
進入夏天後,一方面人們胃口不好,食欲不佳,另一方面人們喜歡吃生冷、冰鎮的食物,容易刺激腸胃,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因此,夏日飲食還要考慮到養護脾胃,多喝點稀粥、綠豆湯等易消化的食物。
除瞭飲食,日常起居方面也應順應季節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想要養心安神,充足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困倦時可以閉目養神,午飯後也應小憩片刻。吃過午飯後,由於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會流向胃,大腦供血不足,正適合午睡休息。
Orignal From: 立夏養生重點在於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