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時節氣候由溫暖逐漸轉為炎熱,預示著夏季的臨近。所以在飲食搭配方面應該遵循著氣溫的變化,適當的偏向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生活傢特別推出“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養生”系列專題,幫你匯總那些繁瑣的養生知識,讓您科學調理身體,預防疾病,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春季容易發生頭昏、血壓大波動

  由於春季氣溫升高,人體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跑到體表,大腦的血液供應不足,再加上睡眠不足、久居空調密閉環境等情況誘發下,經常會發生頭痛、頭暈的癥狀。

  “由於春季天氣變化無常,易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有的高血壓患者嚴重時會出現腦血栓、腦供血不足、心慌的癥狀。此外,每到過渡季節,冷暖空氣的勢力相當而且很活躍,導致天氣變化無常,時冷時熱。人們常常因為穿衣不及時而患上流行性感冒。因此,春季成為瞭疾病易發和傳染的季節。

  進補應以平和型藥膳為主

  雖然這段時間,氣溫有所回升,但春雨綿綿,天氣潮濕,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定。對於原來身體就有慢性疾病或平時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在冬春換季的過程中,由於消耗增加,氣候不定,很容易出現舊病復發的情況,此時更應該進行適當的進補。

  “但春季進補跟冬季進補就完全不一樣。”專傢介紹,冬季進補以膏方為主,比較滋補,而到瞭春季,就不可沿用冬季溫補藥材,以免在春季氣溫上升,體內陽氣升發的情況下增加內熱,導致上火等癥,容易傷及人體正氣。

  春季進補應以平和的藥膳為主。食物以選則一般性調補食品為宜,如雞肉、雞蛋、瘦豬肉、紅棗等。鴿子湯、鯽魚湯、山藥湯等都比較適合春天養生食用,不僅可改善慵懶的體質,還可充沛體力。然而,對於身體明顯虛弱的人,則需要選擇適當的滋補中藥來調養,如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耆等。“最主要的是,在燒制藥膳的過程中,一定要註意葷素的均勻搭配,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更好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專傢說。

  推薦一:蘿卜排骨湯

  把白蘿卜去皮切塊,將排骨、海帶、蘿卜幹和棗一起倒入鍋內,燉至肉離骨即可食用。

  推薦理由:白蘿卜素有“小人參”之稱,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具有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化痰清熱、解毒的作用。此外,它還有幫助消化的作用,老人們常說的吃蘿卜順氣就是說的這個作用,同時還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可謂是營養之王。而排骨的營養價值也很高,除含蛋白、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同時還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

  推薦二:天麻魚頭湯

  將魚頭切半,放入鍋裡,兩面煎香,放入天麻、紅棗、當歸和白芷等中藥材,加蓋隔水燉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品嘗。

  推薦理由:天麻具有益氣定驚、鎮痛養肝、祛風濕、強筋骨等效用。專治神經衰弱、眩暈頭痛、寧神定驚、益氣養肝、利腰膝。而魚頭肉質細嫩,除瞭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1之外,它還富含膠原蛋白,能增強身體活力,修補人體細胞組織。天麻魚頭湯尤其適宜女士調養氣血,有寧神祛風、健脾補血之效,同時也是中老年人士的養生靚湯。

  推薦三:冰糖梨水

  將梨切成小塊放入鍋裡,並倒入適量的水,燒至快要鼓時將適量冰糖放入水中,繼續小火加熱。此湯可以加入蜂蜜、鮮竹瀝等,止咳效果更好。

  推薦理由:“天氣轉暖後,人體不僅顯性排汗量增多,一些隱性的排汗量也有所增加,導致人體水分缺失。”專傢介紹,冰糖梨水可以補充水分,還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適用於慢性氣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等病癥。



Orignal From: 五一假期健康指南:進補有講究 三款藥膳食譜最合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