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口”一詞出自中醫,是指病人的飲食禁忌。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之說,提倡食物須與疾病相適宜,才能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反之,則可導致病情加重,所以民間流傳有“吃藥不忌口,壞瞭大夫手”的說法。不過,不少西醫生常不以為然。其實,兩者理解雖有不同,但不矛盾。

  中醫忌口因相生相克

  中醫忌口包括病癥食忌和服藥食忌。

  病癥食忌是根據疾病性質來講究忌口的,中醫學理論認為食物如同藥物,也有寒、熱、溫、涼四氣,酸、苦、甘、辛、咸五味。所以,病人應當根據不同病情禁忌某些食物。除瞭寒性病人禁忌寒性食物(如鴨、藕、西瓜、綠豆等),熱性病人禁忌熱性食物(如狗肉、黃鱔、蔥、辣椒、荔枝等)外,還要註意一些特殊臟腑疾病的禁忌,如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腎病忌甘苦。

  服藥食忌最常見的是服中藥期間忌濃茶、腐乳。因為濃茶裡含有大量鞣酸,與中藥同服會影響人體對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療效。而腐乳中含有一種蛋白酶,會抵消中藥的藥效。中醫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中藥和食物相克的記載,如常山忌生蔥,鱉甲忌莧菜,土茯苓、使君子忌茶等。

  西醫忌口為避免病因

  西醫不愛說忌口,但其實同樣存在,也同樣包括因病忌口和因藥忌口。

  因病忌口主要是針對病因,如痛風病人忌吃動物內臟,哮喘病人忌吃蝦,肝病病人忌飲酒,高血壓病人忌鹽等。哮喘病人病情發作期間,蛋、牛奶、魚蝦等高蛋白食物是加重病情的誘因,應忌口。

  因藥忌口包括:服安眠藥、頭孢類抗生素忌酒,服鐵劑忌茶,服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忌醋,服四環素、紅黴素忌喝牛奶等。



Orignal From: 健康指南:專傢解析生病後“忌口”事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