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傳統中醫博大精深,註重日常保健和日常調養,有助提早預防疾病發生。作為四季之首的春季,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更應該註重身心保健。生活傢今天就匯總一些中醫防病的小竅門,讓你健康一整年。

  ●養陽氣 防風病●   春季氣溫仍偏低,風為當令主氣,乍暖還寒,如果氣候異常,養生不慎就容易發病。風邪外襲多自皮毛肌腠而入,春時陰氣發泄,氣血易趨於體表,臨床表現為皮膚松弛而多汗。

  《黃帝內經》強調:“謹候諸風而避之。”老年人宜選擇柔軟、舒適、保暖的衣帽鞋襪,保持身體暖和,不受風邪侵襲,並適當進行“春捂”保暖,便於身體各個部位能夠適應,防止受涼感冒,甚至易發宿疾,以達到預防“風病”的養生目的。

  ●步於庭 早鍛煉●   早春三月是萬物推陳出新的時候,這時應晚點睡、早點起,在庭院中散散步、做做操,舒緩體形,使意志像春氣之生發一樣得到調養發陳,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防病治病裨益。

  ●暢氣機 養肝氣●   中醫學認為,肝屬木,木旺於春,其氣上升。古人曰:“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應,每至急躁益甚。”由於肝失調理,可出現悶悶不樂、煩躁易怒、頭昏目眩、脅肋脹痛等肝鬱不疏及肝陽上亢等病證。因此,老年人要特別註意調適心理、穩定情緒,尋求自得其樂的閑情逸致,以調養肝氣。

  ●辨食性 求食療●   春令是寒溫交替季節,應以《靈樞·師傳》所說“飲食者,熱無灼口,寒無滄滄”為法則,忌大熱、大寒之食。

  《壽親養老新書》雲:“高年之人,其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之資氣血。若生冷無節,飲食失宜,調停無度,初成疾患。”暴飲暴食、生冷無節、飲酒無度以及選擇食物不辨食性,都會有損健康。  暖暖春日,保健四忌

  ●忌睡眠過多●   老年人在春天常易感到身體困乏,早晨不易醒來,醒來又出現昏昏欲睡的“春困”現象。要適應這種生理變化,應當早起,舒展形體,既能保持精力,同時也給機體提供瞭保養的環境。

  ●忌生冷飲食●   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相應增加,因此應多吃營養清淡的食物,如黃豆芽、大棗、瘦肉、魚類、蛋類,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如春筍、油菜、菠菜等。不吃或盡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引發疾病。

  ●忌四處串門●   春天氣候舒適,多數老年人認為這是出去走走的好時機。其實,春天是流行病的多發期,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所以,在疾病流行期間,老年人不要頻繁出入公共場所。

  ●忌懶於活動●   春天到戶外活動,不但可以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呼出體內污氣,增強心肺功能,還能殺死皮膚上的細菌、病毒,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飲食調理,趕跑“春困”

  ●早餐要攝取熱量●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便供給老年人充足的熱量。理想飲食安排是早餐攝入熱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飲食要清淡適口●   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後產生疲倦現象,表現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飲食宜清淡適口。

  ●攝取足量蛋白質●   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的,其中酪氨酸是大腦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所以從瘦肉、雞、魚和低脂奶制品中攝取的蛋白質,有助於提高老年人的精力。

  ●吃水果、飲果汁●   鉀是幫助維持細胞水分的主要礦物質之一,它的缺乏會使老年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註意力的集中。有些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如葡萄幹、橘子、香蕉、蘋果等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藥膳調理宜養生●   黨參淮山栗子湯  材料:黨參50克、淮山藥25克、栗子200克、瘦肉300克。調味料適量。

  做法:栗子用熱水略浸,撕去外皮。瘦肉洗凈,黨參及淮山藥洗凈,備用。煲鍋內放適量的水,放入以上各材料,慢火煲3小時即可。

  功效:瘦肉,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栗子,含大量淀粉、糖、蛋白質和維生素,能益胃腸,補腎氣,治腎虛及腰腿無力;淮山藥,補血脈,滋腎固精,助消化,止瀉;黨參,能補中益氣,治虛損、食少體倦、久瀉、消渴。



Orignal From: 細數中醫防病小竅門 讓健康常伴你左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