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時節氣候由溫暖逐漸轉為炎熱,預示著夏季的臨近。所以在飲食搭配方面應該遵循著氣溫的變化,適當的偏向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生活傢特別推出“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養生”系列專題,幫你匯總那些繁瑣的養生知識,讓您科學調理身體,預防疾病,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1.臨床研究表明,缺鈣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骨質疏松、結腸癌和老年癡呆癥等疾病。而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每天早餐後或者臨睡前1小時喝一杯牛奶,對補鈣大有好處。

  2.正常成人每天主食(米飯、面食)的攝入量一般應為300-400克左右。而有些人出於減肥或其他目的,每天隻吃很少的主食甚至不吃主食,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果人們主食的攝入量長期不足,會使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能降低,造成人體隻能通過分解蛋白質來提供熱能,這樣會導致兒童停止生長發育,導致成年人精神不振。

  3.大豆是一種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食物。常吃豆制品既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又可以預防營養過剩,不像吃肉那樣會增加膽固醇。

  4.新鮮蔬菜中除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外,還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每天吃500克左右的新鮮蔬菜既可以防止便秘,又可以減少糞便中有害物質對腸壁的刺激,起到預防腸癌的作用。

  5.雞肉和豬肉中都含有大量的動物蛋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豬肉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容易引起人體血管的動脈硬化。所以,營養學傢贊成多吃點雞、鴨等禽類肉,少吃一點豬、牛、羊肉。

  6.海魚的魚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魚油中含有的多烯脂肪酸與血液中的膽固醇結合後,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地消除血管內的脂肪沉積,是血管的“清道夫”。

  7.香菇、猴頭、黑木耳等菌類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其蛋白質的含量比一般蔬菜高,而且還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長期食用菌類食品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8.水果營養豐富,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糖類,其中大部分是人體可以直接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此外,多數水果中所含的果酸、鞣酸、維生素、果膠、礦物質、蛋白質和脂肪等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可以防治皮膚幹燥、痤瘡和老年斑,使人面色紅潤,皮膚細嫩,起到美容和抗衰老的作用。

  9.一隻約1兩重的雞蛋,其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約為280毫克,正好滿足一個成年人一天的生理需要。而蛋黃中的卵磷脂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起到避免膽固醇沉著的作用。

  10.人不吃鹽是不行的,但高鹽飲食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大。高鹽飲食會造成人體內鈣的流失;高鹽飲食還是導致胃潰瘍、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人體吸收過量的鈉會使血壓明顯升高。因此,三口之傢每月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00克左右。



Orignal From: 五一假期健康指南:健康飲食的十個最佳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