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主任 李 艷

  現在,患有抑鬱癥的人越來越多,這個令西醫頭疼的疾病中醫卻有著很好的療效。不僅起效迅速、療程較短、費用較低、不良反應少,且依從性好、復發率低,已被臨床實踐證明是防治抑鬱癥的有效方法之一,並廣泛運用於抑鬱癥的臨床防治工作中。

  抑鬱癥是指以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抑鬱癥即中醫所言之鬱證,早在《黃帝內經》中已有對鬱證病因病機的全面理解。傳統醫學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在抑鬱癥的治療方面確實有獨到優勢。

  臨床上中醫治療手段非常豐富,諸如中藥、針灸、中醫五音治療、靜坐療法等。結合中醫藥整體治療及辨證論治的優勢所在,通過調整人體陰陽氣血,調動人體正氣,調整人體體質,從而有效減輕抑鬱情緒,緩解相關癥狀,阻斷及扭轉抑鬱癥病情進展,甚至可達到痊愈的效果。

  中藥療法重在調節肝脾腎

  早在《黃帝內經》中,已有五臟、情志、體質、運氣、六經功能失調、氣血逆亂、陰陽失調致鬱等關於鬱證的病因病機認識。在此基礎上,後世醫傢結合臨床實踐,對鬱證的病機認識有瞭一定發展,多將之歸於肝氣鬱結,總不離鬱、痰、瘀、虛等病理因素。究其病因,除情志因素外,更多的歸結於陰陽、五行、運氣、臟腑、氣血等方面的失調所致。現代醫傢多沿襲古醫傢鬱證乃情志不遂所致,以肝氣鬱結為病機核心的觀點,對於臨床多見的肝鬱氣滯型、心脾兩虛型、氣結痰阻型、脾腎陽虛型和肝鬱化火型等證型,辨證論治以疏肝理氣,養心健脾,行氣化痰散結,溫補脾腎以及行氣降火等,均取得一定療效。

  針灸療法宜補瀉兼施

  根據患者的全身癥狀、舌質、舌苔、脈象等,可對抑鬱癥予以辨證分型,以為針灸配穴提供依據。

  體針:(1)肝鬱脾虛證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穴為主。取穴:期門、太沖、豐隆、脾俞、足三裡、天突。隨證配穴:胸脅痞悶者,加內關。腹脹、便溏者,加上巨虛、天樞。針用補瀉兼施法。(2)肝鬱氣滯證以手陽明大腸經、足厥陰肝經穴和督脈穴為主。取穴:百會、印堂、神門、內關、太沖、大陵、肝俞,太沖、期門。操作:針刺用瀉法,肝俞平補平瀉法。(3)心脾兩虛證以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穴和背俞穴為主。取穴:神門、心俞、脾俞、三陰交、足三裡、中脘、章門。隨證配穴:兼鬱悶不舒者,加內關、太沖。針用補法,加灸心俞、脾俞、足三裡。(4)腎虛肝鬱證以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穴和任脈穴為主。取穴:太沖、期門、內關、膻中、關元、腎俞。隨證配穴:偏陽虛者,加志室、命門以溫腎助陽,引火歸元。偏陰虛者,加三陰交、太溪以滋補腎陰,培精固本。腰膝酸軟者,加腰陽關。針用補瀉兼施法,偏陽虛者加灸志室、命門。(5)肝膽濕熱證以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穴為主。取穴:行間、俠溪、三陰交、中極。隨證配穴:陰囊潮濕者,加陰陵泉。小腹灼熱者,加曲泉。操作:針用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

  耳針:根據患者具體癥狀,將王不留行籽壓於耳穴,用膠佈固定,囑患者定時按壓,每日3次,每次3~5分鐘。能疏通氣血,安神定志。取穴:心、肝、脾、腎、內分泌、交感、神門等。

  對不同體質用不同五音治療

  通過體感音樂床墊及五種音調的音樂,對不同體質的患者進行調治,並輔助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以更快見效。(1)肝鬱脾虛證:角調式樂曲,有疏肝之功;配合宮調式樂曲,可入脾,以健脾氣,助運化,兩者合用以達到疏肝健脾,理氣化痰之功。(2)肝鬱氣滯證:角調式樂曲構成瞭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疏肝;若患者有實證表現,亦可選用徵調而泄肝。(3)心脾兩虛證: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以健脾養血;或徵調式樂曲,入心養心。(4)腎虛肝鬱:羽調式樂曲,可入腎;角調式樂曲,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疏肝。兩者合用以滋腎陰,疏肝鬱。(5)肝膽濕熱:角調式樂曲,曲調親切爽朗,有疏肝之功,可清熱疏肝,祛濕解鬱。每日治療1次,每次30分鐘,共治療20次結束。

  靜坐療法有助凝神安心

  分四個步驟:(1)打坐正身。打坐正身講究姿勢正確,安穩協調,身體端正,兩側對稱,四肢自然,目不斜視,耳無外聽。(2)入靜收心。此階段為靜坐療法之關鍵,要求靜居一處,收心於內,排除雜念,使雜念歸於正念,由正念而止念,由止念而無念,力爭進入“一念不生,寂然不動”之境界。(3)意念循行。此階段要讓意念在入靜後沿督脈而上,再循督脈而下,此陰陽兩脈有助於調和氣機,陰平陽泌,意守集中。(4)意守丹田。依次止念意收上、中、下丹田,凝神安息,心目內註,達到超然。每靜坐一次60分鐘,每天兩次(中午和晚上入睡前)。3周為1個療程。

  總之,抑鬱癥是遺傳、心理和社會環境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一般可以分為內源性抑鬱癥、心因性抑鬱癥、抑鬱性神經癥、繼發性抑鬱癥等。不同類型抑鬱癥的治療方法也是各有側重的。內源性抑鬱癥主要是依靠藥物;心因性抑鬱癥和抑鬱性神經癥則應以心理治療為主,給予患者指導和幫助,使其能適應環境及取得社會支持;繼發性抑鬱癥的治療應力圖消除致病因素,並盡力治療軀體疾病。


Orignal From: 藥 針 樂 坐 中醫治抑鬱癥有奇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