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出通告,提示對乙酰氨基酚可能會引發一種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性皮疹。這一消息很快被國內網友翻譯並在網絡上傳開來,引起廣泛關註。



  據專傢介紹,對乙酰氨基酚存在於多種常用藥,因此在使用這類藥物時,一定要嚴格遵照推薦劑量,切勿重復用藥或超劑量使用。



  多種常用藥含有



  對乙酰氨基酚,這個化學名詞對很多消費者來說比較陌生。不過,說起它的另一個名字——撲熱息痛,很多人都不陌生。泰諾、百服嚀、泰諾林、散利痛等多種感冒藥和止痛藥中,都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



  記者從國傢食藥監總局網站查詢發現,國內生產的對乙酰氨基酚相關藥品共1323個。



  衛計委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傢孫忠實告訴記者,對乙酰氨基酚別名撲熱息痛,是使用非常普遍的藥物。“這個藥至少有50年以上瞭,是相對安全有效的。但正因為這些年來使用人群非常龐大,美國FDA積累瞭許多的不良反應數據庫,這次提出的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在國內還未提及過。”



  FDA稱,有可能致命的副作用包括重癥多形性紅斑以及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病情初始有流感癥狀,隨之伴有皮癢以及皮膚表皮脫落。



  孫忠實指出,從FDA官網發佈的通告來看,此次提示對乙酰氨基酚的一種罕見嚴重不良反應,是基於1969年至2012年43年間收集到的107個嚴重皮疹病例中出現的12個死亡病例所做出的。“從43年時間裡數以百萬計的使用者中統計到的這些極端嚴重不良反應例數來看,這屬於非常罕見的不良反應,公眾既要關註,但也無須緊張”。



  FDA要求所有制作處方類對乙酰氨基酚的企業都必須要在處方條上添加皮疹風險這項內容,並鼓勵所有售賣非處方類對乙酰氨基酚的企業添加此項風險提示。



  而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市場上的對乙酰氨基酚還未標有此項風險提示。



  切勿超劑量使用作為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廣泛用於治療感冒、咳嗽、鎮痛等,有不少是消費者在藥店就可以自行購買的非處方藥,被很多傢庭備為應對感冒、發熱、止痛的“看傢藥”。



  孫忠實表示,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要掌握好三個原則:首先是盡量少用,是藥三分毒,一般普通感冒如果癥狀較輕,多休息、多喝水,經歷瞭一定的病程之後多能自愈。



  其次,一定要嚴格控制劑量和時間間隔。他告訴記者,近20年來,FDA不斷地公佈對對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應檢測。而在兩年前,FDA也發出過“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會造成肝毒性”不良反應的通告,並要求制藥商生產每片或每個膠囊的對乙酰氨基酚含量不得超過325毫克。



  最後,勿重復用藥。孫忠實指出,一些患者為盡快治愈,不惜多種相似藥物並用。這一情況在我國尤其值得關註,因為我國有一類特殊的劑型——中西藥合劑,就是中成藥中添加瞭西藥成分。如果重復用藥,可能出現嚴重肝、腎毒性。“幾種解熱鎮痛藥一起用,隻增毒,不增效”。



  孫忠實建議,服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清楚藥物的成分和劑量。



  不可與酒同服



  雖然此次FDA公告瞭對乙酰氨基酚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但對乙酰氨基酚目前已知的對人體最大的傷害,仍然是其對肝腎的毒性傷害。孫忠實指出,對乙酰氨基酚在體內與酒精相遇,可以使對乙酰氨基酚有毒代謝物過量產生,嚴重時可導致肝壞死。



  記者註意到,在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OTC藥品中,其藥品說明書上都註明瞭“服用本品期間禁止飲酒”或“本品不能與酒及含有酒精的飲料同服”的警示語。



  “需要註意的是,很多人在過量飲酒後感覺頭疼,此時會服用一顆止疼藥來緩解頭痛,而止疼藥裡多半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這就會加重肝臟毒性。服用該藥同時飲酒,比沒有飲酒時的毒性大很多很多倍。”



  孫忠實特別提醒,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千萬不能同時飲酒,如需飲酒,也至少得與服藥時間間隔三四個小時。




Orignal From: 飲酒後止疼藥或致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