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洗手液兌水易滋生細菌”的報道引發很多人關註。事實上,這一情況在很多公共場所及傢庭都不少見。專傢指出,要想科學洗手,不僅要註意洗手用品的選擇,還要註意方式方法,以免“洗手不成反臟手”。



  洗手液兌水降低效用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鄭東旖醫生表示,洗手時借助一些洗手用品(如洗手液、肥皂等)比清水清洗的要幹凈,因為手上的皮膚有紋路,手指甲有縫,攜帶病菌的機會很多,而用肥皂、洗手液等產品洗手可以大大增加雙手清潔程度,使沾染及發病的機會大大減少。



  不過,出於節約目的,公共場所或傢庭中洗手液兌水的情況並不少見,甚至在某電視臺的一期娛樂節目中,受邀的明星介紹起自己的節約經驗,也包括給洗手液兌水。不過,這一做法正在遭到普遍質疑。



  對此,一洗手液廠傢技術總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洗手液的濃度和成分配置是有科學依據的,裡面有抑菌、消毒成分和活性劑,配比使用達到消毒效果,如果毫無比例地加水,會使洗手液失去抗抑菌和消毒作用,降低洗手液的功效,還容易讓手部感染細菌。



  含酒精洗手液別常用



  目前市場上各類洗手液琳瑯滿目,對此專傢指出,如果是日常用的話,不要選擇含酒精或消毒液的洗手產品,這樣的產品常用會傷害皮膚。



  據介紹,單純從殺菌的角度來看,含酒精或消毒液的洗手產品殺菌力強。但長期使用會對手上的皮膚造成損害。專傢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一些溫和的洗手產品,如果追求殺菌力的話,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後最好及時擦幹,並塗一些護手霜。



  另外,為瞭追求方便,不少人會選擇免洗洗手液來洗手。對此專傢指出,免洗洗手液含有化學物品,最好還是用流動清水和肥皂洗手。



  洗手時別忘洗手腕手臂



  除瞭選對洗手產品外,正確的洗手方法也很重要。專傢指出,一定要用流動的水洗,這樣可及時將臟物沖走。每次洗手過程至少要在30秒以上,才能真正達到清潔雙手的後果。



  另外,很多人勤於洗手,卻從來不挽起袖子清洗手臂,事實上這樣十分容易藏下病菌。正確的洗手方法不僅僅是清潔手掌、手指、手背,還要洗手腕、手臂。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劉海燕則總結瞭一套正確洗手方法:先是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然後進行搓洗。這裡的搓包含六步,首先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摩擦,然後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交換進行,再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最後搓洗手腕,交換進行。在淋濕和搓之後,就可以用清水把手沖洗幹凈。



  需要提醒的是,在關閉水龍頭前,要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幹凈。




Orignal From: 洗手液兌水影響功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