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越多,死得越快?!”近日來,上盛傳一則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每天睡眠8小時以上很有可能使人折壽,引發眾多網友討論。“睡多睡少都折壽,我到底該睡多久?”記者就此采訪多名醫學專傢,他們表示,睡眠不好對人體造成傷害,但將死亡率單純和睡眠時間聯系起來,缺乏科學依據。



  網傳:睡得越多,死得越快?!



  一則消息給“賴床族”們敲響瞭警鐘――“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100多萬人觀察後得出結論:那些每天睡8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以及那些每天隻睡4個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他們的壽命會縮短。而每晚睡6-7小時最有助於延長人的壽命。”



  記者註意到,上有關睡眠時間與壽命長短的說法還不止這一種。一張“睡眠時間VS死亡危險率”的函數圖顯示,睡眠時間在6.5-7.5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超過9.5小時或少於4.5小時,死亡危險率直接翻倍。



  針對這些真實性有待考證的說法,不少網友們提出瞭自己的困惑:“睡得太久為什麼會頭疼?”“身邊有人每天隻睡5小時就清醒瞭,我卻睡9小時還不夠。”“最科學的睡眠時間是多久?”“越睡越困,越困越睡,陷入怪圈瞭。”



  專傢:第二天精神好,說明睡夠瞭



  “我聽過類似的說法,那些研究中的數據也許是真實的,但是在我們的臨床研究中並沒有找出睡眠時間過長和死亡率之間的聯系。”上海市中醫醫院中醫睡眠疾病研究所主任醫師許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要求並沒有標準,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能保證6-8小時的睡眠時間就足夠瞭。”



  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教授朱國行同樣認為單純將死亡率與睡眠時間聯系在一起缺乏科學依據。他指出,睡眠時間長短因人而異,睡眠時間一般以“第二天體力充沛”為前提,自我感覺不疲勞就行。



  假期就是補覺日,越來越多的白領在剛過去的元旦假期都是昏睡三天,可是很多人抱怨自己睡眠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瞭,但還是困意十足,甚至會頭昏腦脹。



  朱國行指出,很多年輕人都存在一種誤區,認為沒睡夠的覺可以補回來,其實,平時熬夜周末拼命睡反而會打破正常的睡眠規律。許良亦認為,長時間的補覺會造成正常的生物鐘紊亂,將直接導致身體上的不適應,“睡多瞭,頭昏腦脹不足為奇”。他還補充道,臨床上認為最科學的睡眠時間是晚上10點(最晚不要超過11點)至早晨6-7點。



  辨偽“睡覺那些事兒”



  記者搜集整理瞭網絡上傳播較多的有關睡眠的各種說法,請教睡眠及神經內科醫生,以辨別其真偽。



  說法一:近幾年,有人開始提倡“分段式睡眠法”,即將睡眠分攤到一天不同時間,而不是一次性睡足8小時。比如,先睡上3個小時,醒後做些事情,然後再睡3個小時,這樣可以使人們睡得更少卻能保持精力充沛。



  專傢:並不提倡“分段式睡眠”,因為夜間睡眠一般有5-6個由淺度睡眠到深度睡眠的周而復始的周期,從入睡到深度睡眠一般需要50-60分鐘,隻有在深度睡眠狀態下,大腦才能充分休息,對消除疲勞、恢復精力、提高免疫等至關重要。分段睡眠會破壞睡眠規律,影響大腦休息。



  說法二:上有傳言“智商高的人睡眠少”,聲稱智商高的人,擁有較多的興奮性神經物質,興奮狀態時間長,需要的睡眠時間就比較短。



  專傢:臨床上沒有智商和睡眠時間之間的關聯研究。



  但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學齡兒童來說,充足的睡眠相當重要。睡眠最深的時候,正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之時,如果兒童長期睡不好,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出現問題,影響生長發育;晚上睡不好,會導致白天精力不足,記憶力下降、註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



  說法三:現在智能手機出現越來越多的催眠App,多數都以播放輕音樂為主。另外有種說法,林志炫的婉約情歌《離人》是寶寶的催眠神曲,一般播放3遍以後,寶寶就安靜睡去。



  專傢:睡前聽輕音樂能夠放松精神,較快進入睡眠狀態。




Orignal From: 最科學的睡眠時間是多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x0z79592 的頭像
    x0z7x0z79592

    分享健康

    x0z7x0z795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