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對於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正確科學的食養能有效調節產婦的情緒,選對食物能提神、安撫情緒、改善產後媽媽抑鬱和焦慮的癥狀。食養對於產後媽媽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產後媽媽不僅要養身,更要養心。媽媽們在坐月子期間應多攝取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礦物質如鎂、鋅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有抗壓及抗抑鬱的功效。
目前分類:健康資訊 (21314)
- Mar 24 Mon 2014 12:42
營養五妙方趕走產後抑鬱癥
- Mar 24 Mon 2014 12:41
最危險美味食物 你敢吃嗎
海味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而引起不適。
- Mar 24 Mon 2014 12:40
初夏健康指南:午睡後溫水洗臉有助提神
清代養生傢李漁說:“養生之 訣,當以睡眠為先。”他說出瞭深奧的養生道理。因為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人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為生命積蓄能量。其 實這個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先哲們就明確提出來瞭。如《內經》說:“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能” 者,能量也。人之目視、足步、掌握、指攝等生命活動的能量,都是通過睡眠源源不斷地積蓄起來,通過肝的作用不斷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
- Mar 24 Mon 2014 12:40
青春期營養傢長更要花心思
青春期要註意補充優質蛋白質
- Mar 24 Mon 2014 12:36
年末酒桌上6大解酒妙招
- Mar 24 Mon 2014 12:35
初夏健康指南:警惕養生誤區 肉類湯煲不宜晚上喝
很多MM覺得晚上不吃主食光喝湯,既有營養又能減肥,所以晚餐就用一鍋熱氣騰騰的鮮湯來犒勞自己。其實這樣做並不完全正確,肉類湯煲比較油膩、熱量不低,不適合晚上食用。生活傢建議您,晚餐應當吃的人清淡些,盡量不要選擇以下這些湯品。
- Mar 24 Mon 2014 12:35
初夏瘦身攻略:自創減肥食譜 讓你健康減肥
周一 起床後蜂蜜水一杯(要溫的,不能太熱).
- Mar 24 Mon 2014 12:35
四道銀耳美食潤肺養顏
- Mar 24 Mon 2014 12:35
雞蛋豆漿別一起吃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雞蛋和白糖同煮,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 Mar 24 Mon 2014 12:30
民間昆蟲系菜肴都有哪些
- Mar 24 Mon 2014 12:30
學生咋吃早餐傢長不夠重視
19日,記者走訪學校發現,濱州市中小學生的早餐質量堪憂,許多傢長意識不到早餐對於學生的重要性。濱州三中一名初二學生的傢長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工作太忙,每周都給孩子一百塊錢,讓孩子自己買早飯吃,“我們很少過問他吃瞭什麼,覺得孩子長大瞭知道照顧自己瞭。”還有的傢長早上會帶孩子去小區內的小吃店裡吃些餡餅、蒸包之類的,隻有極少數的傢長會花費時間在傢裡為孩子準備早餐。
- Mar 24 Mon 2014 12:30
初夏健康指南:小滿節氣遵循的養生三原則
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的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所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要做好“防熱防濕”的準備,要註意哪些問題、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則呢?下面新浪中醫小編就從中醫養生角度介紹一下小滿養生三原則:
- Mar 24 Mon 2014 12:29
冬季進補要先調理腸胃
- Mar 24 Mon 2014 12:26
孕媽的營養健康工作餐
職場準媽媽的飲食煩惱
- Mar 24 Mon 2014 12:25
全球著名昆蟲美食有哪些
- Mar 24 Mon 2014 12:25
初夏健康指南:小滿前後防風疹
本周六就是小滿,小滿前後這段時間是皮膚病高發的時間。原因是小滿節氣前後,氣溫明顯增高,雨量也會增多。初夏氣溫的升高,再加上因雨量增多而帶來的潮濕,就為皮膚病發作提供瞭條件。所以大傢應為預防可能的皮膚病做點準備。
- Mar 24 Mon 2014 12:25
初夏健康指南:小滿養生講究“未病先防”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說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從這時候起就要調整我們的日常飲食起居,才能平安的度過炎熱的夏季。
- Mar 24 Mon 2014 12:21
十大健康食物輕松燃脂減肥
- Mar 24 Mon 2014 12:21
初夏健康指南:練習瑜伽更加傷害脊柱
臺灣一項研究指出,部分長期練瑜伽的人出現脊柱軟骨(椎間盤)退化、磨損問題,有30多歲的修練者脊柱已退化如60歲。骨科醫生指出,正確練瑜伽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瑜伽並非人人適合,練習者應量力而為,以免受傷。